“因根而生、由根而亡”!健壯的根系不僅為植物提供有力的支撐,而且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“營養貯藏與傳輸機構”,可以說根系正是植物的命脈所在,那么本期就來說說關于植物根系的那些事!
【1】苗死苗活在于根:
俗話說“苗死苗活在于根”,在大樹移栽、苗木扦插及草坪建植等過程中,只有促發新根,形成牢固的根系群落,植物的移栽成活率才有保障,促進生根壯根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:
1、土壤改良:只有良好的土壤環境才能為根系深扎打好基礎,在定植前可結合深耕、調節PH值、增施有機質(如淇林培田---有機無機復混肥)等措施來提高土壤的通透性,做好土壤處理。

2、水分:根系具有趨水性,在定植時適當控水可以促進根系深扎到深層土壤中。

3、植物生長調節劑(生根劑):大樹移栽能否成活基本取決于新生毛細根的數量,要想提高移栽成活率,可以適當使用一些生根劑,常見的生根劑如萘乙酸可以促進主根生長,而吲哚丁酸則具有促進毛細根生長的作用,若是復配制劑則效果更好(如淇林歲源---吲哚丁酸、萘乙酸科學復配)。
4、營養元素:根系生好了,營養補充也十分重要,而促進生根壯根的關鍵元素有磷、鈣、鋅、硼等,在養護過程中建議使用一些如腐植酸、海藻酸、微生物菌、稀土元素等無副作用的生物刺激素。
【2】苗木常見的根基部問題:
“白根有勁、黃根保命、黑根有病、灰根要命”。這四句話清晰透徹的說明了根系狀態與植物生長的關系,在園林養護中,常見的根基部問題如下:
1、根腐:根腐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,植株根系從內部向外壞死,腐爛,導致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逐漸減弱,最后全株死亡,主要表現為整株葉片發黃、枯萎等癥狀,特別是在雨季,當土壤濕度過大,易被病菌侵染則很容易造成根腐病的發生和危害。

2、漚根:植物生長過程中由于低溫、寡照、過濕等外部環境不良或田間管理不當就會誘發漚根現象的發生,春秋兩季較為普遍,這是植物的一類生理性病害,不具有傳染性,與根腐病不同的是,其癥狀表現是根系外面發黑,而里面沒有壞死。值得注意的是,漚根是植物根系變壞的開始,如果漚根時間過長或補救防治不及時,會進一步導致真菌性的根腐病。

3、立枯。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,初為橢圓形或不規則暗褐色病斑,病苗早期白天萎蔫,夜間恢復,病部逐漸凹陷、溢縮,有的漸變為黑褐色,當病斑擴大繞莖一周時,干枯死亡,但不倒伏。

根基部問題解決方案一覽:
1、排除積水:在雨季到來時,注意排水避免土壤過濕,以防漚根、根腐等現象發生,若遇樹穴、園區根部積水時可刨坑晾根,同時可適當使用殺菌劑(如淇林柯駿)配合淇林歲語澆灌根際可防止病菌侵入、促進植株生長,提高抗病能力。

2、施肥特別注意:若是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易造成土壤中的有機質減少、土壤板結等問題,從而易被土壤中病原菌侵染,引發根部病害。
3、根系處理:當發生根腐病、立枯病等土傳病害時可使用根部殺菌劑(淇林稼程)結合生根劑(淇林歲源)灌根使用及時挽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