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蠟蚧主要為害枸骨、桂花、蘋果、梨、石榴等常見植物,其形態特征及危害特點如下!
【1】紅蠟蚧的典型形態特征:
1、雌成蟲:橢圓形,背面有較厚暗紅色至紫紅色的蠟殼覆蓋,蠟殼頂端凹陷呈臍狀。有4條白色蠟帶從腹面卷向背面。蟲體紫紅色,觸角6節,第3節最長。
2、雄成蟲:體暗紅色,前翅一對,白色半透明。
3、若蟲:初孵時扁平橢圓形,淡褐色或暗紅色,腹端有兩長毛;二齡若蟲體稍突起。暗紅色,體表被白色蠟質;三齡若蟲蠟質增厚,觸角6節,觸角和足顏色較淡。
【2】紅蠟蚧的危害特點:
成蟲和若蟲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桿上和葉片上,吮吸汁液危害。雌蟲多在植物枝桿上和葉柄上危害,雄蟲多在葉柄和葉片上危害,并能誘發煤污病,致使植株長勢衰退,樹冠萎縮,全株發黑,嚴重危害則造成植物整株枯死。
【3】紅蠟蚧的防治措施:
1、根施防治:介殼蟲發生前或初期,通過根部施藥(淇林根除蚧)的方式可長效防治介殼蟲危害,一次使用,持效期長達6-8個月。
2、噴施防治:介殼蟲卵孵化盛期至幼蟲盛發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,此時其抗藥力最弱,可及時使用淇林齊伐或罷蚧進行噴施防治,有效殺滅正在危害的蟲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