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氣溫升高,我國南方地區氣溫高達30多度已是平常,在高溫時期,打藥最易發生藥害現象,該如何避免呢?一起來看看!
【1】溫度對植物的影響:
我們知道,在15℃-25℃范圍內,隨著溫度的升高,雜草吸收藥液迅速,容易達到除草的目的。但若是溫度過高,指的是上面的溫度高于30℃,空氣濕度低于65%。若是在高溫條件下,植物氣孔關閉或半關閉狀態不利于藥用液體被雜草莖和葉吸收,這就會影響其防治效果!
【2】高溫天氣下如何避免藥害?
1、禁止在高溫天氣的中午噴灑:一方面,在高溫條件下噴霧時,噴霧滴度小于沉降時容易蒸發。另一方面,如果液體吸收不足,會在葉片表面蒸發,因此高溫天氣下打藥建議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5點后噴灑。
2、用量要合理:在高溫下,注意藥劑的用藥量及不同藥劑混用的合理性,如氟氰酸酯與二惡英、嘧啶酰亞胺醚、芐(嘧啶)氟磺隆、甲氧基和氯吡喃等用于防治闊葉雜草和莎草雜草時,會嚴重影響氟氰酸酯的功效。如果必須混合,必須增加30%以上的氰氟酯。
3、選擇添加橙皮精油等輔助產品(推薦淇林艾棟),增加黏附,發揮保濕、促進吸收和傳導,提高農藥的有效利用協同效應。
4、注意用水量:用水量應足夠敷藥,將藥液噴灑均勻,讓雜草盡量浸入藥液中,使用二氧六烷、二氯喹啉酸等藥劑禁止重復噴灑;使用后回水保水5-7天是除草效果的保證。